文化是人们分享的故事的集合

一种思考加密货币的方式是通过赌场和社区咖啡馆的比喻。赌场确实是一个货币流动速度很高的环境。人们频繁地在产品上移动资金——但庄家往往获胜。你不会看到人们在赌场里长时间驻留,至少大多数人不会。相比之下,社区咖啡馆每天吸引着同一群人。

这些人以咖啡为借口聚在一起,分享故事和烦恼。咖啡馆提供的平静和快乐是吸引他们的原因。在更宗教化的社会中,寺庙或教堂扮演类似角色。咖啡或信仰成为人们聚集的媒介,但他们留下来的原因超越了产品本身。

文化是人们分享的故事的集合。太多时候,我们分享的故事是价格图表。当这些图表变红时,人们几乎没有动力再回来。我们如何让人们反复回来?我们有哪些杠杆可以让这项技术跨越鸿沟?

要理解这一点,或许我们应该看看网络本身。

网络由两种力量塑造:

  • 人工智能和大型语言模型(LLM)时代创造的无限内容。当每个人都是创作者时,没人真正是创作者。人们需要机制来拥有、货币化和分发他们的内容。
  • 可验证性。在注意力经济(比如X或Instagram)中,无穷的AI生成内容能让人们更长时间地参与,从而带来更多点击和收入。

加密货币为互联网提供的所有功能都可以归结为可验证性和所有权。这些想法并不新鲜,我们自2023年以来一直在本刊物中讨论它们。但监管的变化和资本分配者的态度转变是现在追求这些机会的主要原因。

网络一直是自由表达的工具。加密货币使人们能够拥有创造这些表达的渠道和网络。它还允许自由发行、交易和持有资产。迷因币热潮是每个人都能通过货币表达自己的结果。

当互联网出现时,人们惊叹于它如何推动工作进化。然而,吸引散户用户到互联网的不是就业前景,而是娱乐和交友的可能性。迷因资产类似于加密时代的娱乐,但由于与之相关的损失,它们难以具有持久性(lindy effect)。或许,不是所有事情都应该是交易。

互联网上只有1%的人发布内容。如果类比到加密货币,可能会有一个世界,用户在应用中99%的时间不进行交易。找到让用户聚集但不以交易为核心价值主张的方法,是下一代消费应用的魔力所在。

我知道,这听起来很讽刺。一方面,我认为区块链是货币轨道,一切都是市场;另一方面,我也承认让用户一直交易会导致流失问题。正如人们常说的,注意力是你所需的一切。

滚动至顶部